Featured image of post 塑造“权力”优势

塑造“权力”优势

如何通过打破思维限制和建立高权力姿态来增强个人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和资源调动能力。

《权力进化论》这本书一开始就强调,权力并不是什么黑暗的艺术,也不是厚黑学,而是一种在组织中能够成事、服人、调动资源、发挥影响力的能力。你并不一定要成为领导才需要这种能力。很多斯坦福的学生都表示,这门课真正帮助他们理解了自己一直身处的世界。权力不仅是生存的工具,也是防身的铠甲。即使你不主动使用这些权力法则,但其他人可能会使用。更重要的是,权力是能力的杠杆,而这本书正是为优秀的人提供了一把权力的杠杆。

先破:打破思维限制

书中的内容分为“先破后立”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破”,即打破某些限制性思维。

1. 摆脱冒充者综合征

许多人经常觉得自己名不副实,害怕被发现是“冒充者”,这是一种极度的不自信。而事实上,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在对外展示形象时,要多彰显自己的优势,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自己形象的自我描述。一个简单但有效的方法是逼自己一把,即使感到不适,也要主动展现自己。事实上,一件事情做得越多,就会越自在、越轻松,最终改变自己的心态。

2. 摆脱讨好他人的执念

另一个需要打破的观念是:不必总是追求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也没必要刻意赢得他人的好感来施加影响力。
进入一个新环境时,不要急于展示友好,而是先展现自己的能力,营造一种先发影响力。这样,即使后续表现出热情,也不会显得软弱。此外,不要总是把“抱歉”“不好意思”挂在嘴边,也不要因为害怕冒犯别人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诉求。这些思维模式在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中相当普遍。
过于在意亲和性的人,往往会在事业上太过迎合它人、甚至超过目标都为此让步,结果可能错失推动事业发展的好机会。相反,那些独断型性格的人更容易在权力和地位上获得优势。当然,这种性格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带来的权力效应往往更加强大。

3. 打破常规,创造影响力

为什么打破常规会带来权力?因为人们下意识认为,只有拥有权力的人才能打破常规。因此,当你做出违背常规的举动时,在他人眼中会显得更有权威感。
此外,打破常规还能让对手措手不及,就像战场上的突袭战术,突然地来这么一下,使对方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应对,可能没想好就答应你了,或者没来得及阻止你。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战术,可以偶尔用一用。
打破常规时能激发他人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专注于你的行为。书中给出了两个原则:

  1. 如果没有损失,那就大胆尝试,即使被拒绝,结果也不过如此。
  2. 如果没有明确禁止某件事,那就直接去做,哪怕事后需要补充审批或请求原谅,也比错失时机要好得多。
    特别是在组织中,常规往往由管理者制定,并倾向于保护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如果一味遵守这些常规,自己就可能被置于劣势。因此,在这些不利的规则下,想要突破,确实需要勇气和策略。

后立:建立高权力姿态

所谓“立”,就是要有意识地建立高权力的姿态,包括形象姿态、身体姿态和语言姿态。

3 种姿态

1. 形象姿态

通过穿着打扮来传递你想表达的信号。可以想象自己希望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并朝这个方向努力,甚至可以找一个标杆人物来模仿。

2. 身体姿态

讲话时可以更多地使用手势,尤其是那些舒展、自然的手势,同时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以更好地传递自信和权威感。

3. 语言姿态

语言姿态体现在更高的音量、更短的句子、更简明的表达,以及减少使用“嗯”“呃”这类弱势语言。此外,书中提到一个小技巧:适度利用愤怒情绪,往往能对他人施加更强的影响力。

建立个人品牌

要学会打造个人品牌,提炼自身最突出的优势,形成一句简洁的品牌标识。例如,书中提到一位学生在争取晚宴机会时,开场就表明自己是《福布斯》的撰稿人,这就是一种高效的品牌展示。
另一个例子是 Facebook 的一位高管,她最初并不擅长表达自己,后来意识到必须宣传自己的工作,才能争取更多资源。她学会了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例如强调自己项目的级别、收益以及对公司的贡献。这种做法并非推销,而是帮助团队争取更好的资源,首先就要过心里这一关,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如果你不为自己“带盐”,谁会呢?

建立广泛人脉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工作机会并非通过正式渠道获得,而是靠社会关系提供的非正式信息。很多机会来自偶然认识的人,因为他们的圈子和背景不同,能够相互提供资源。
这里涉及“结构洞”概念,即两个网络之间没有直接连接,而你可以成为连接的桥梁。这种位置的战略价值非常大。如果你想获得别人的帮助,不应笼统地提出请求,而要具体描述需求,让对方迅速理解如何帮助你。

总结

争取权力最核心的能力在于:即使面对无数反对和挫折,依然要坚定地、想方设法地促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意志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攀上事业的巅峰。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